摘要: 地毯采用优质纯羊毛,经过选毛、煮练、梳理、染色、织毯、裁剪、水洗等工序加工而成。具有毛质优...
地毯采用优质纯羊毛,经过选毛、煮练、梳理、染色、织毯、裁剪、水洗等工序加工而成。具有毛质优良、技艺独特、图案典雅的特点。它在世界上独一无二,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工艺品。
地毯是以棉、毛、丝、麻、椰棕或化纤等原料制成的地面覆盖物。包括手工地毯、机制地毯和手工毡地毯。广义上还包括床上用品、座垫、壁挂、帐篷、马鞍床垫、门帘、桌毯等。新石器时代,人们用兽毛捻纺线,织成厚实的毛织物,用于生产生活用品。铺地。东汉墓葬出土的地毯残片是典型的手工植绒地毯。明清时期,在继承传统地毯工艺的基础上,结合织锦、刺绣的特点,创造出独特的具有吉祥寓意的地毯图案,并一直流传。 20世纪,北京、天津等地设立企业生产出口地毯,成为中国地毯的重点产区。世界上手工植绒地毯的传统产地集中在东亚、中亚以及欧亚交界处的各个国家。自1720年英国人首创布鲁塞尔地毯织机以来,机制地毯便应运而生。迄今为止,机制地毯已占世界总消费量的99%,手工地毯仅占1%。地毯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。按制造工艺分,有手工种植地毯、手工编织平纹地毯、手工簇绒地毯、手工毡地毯、机制地毯;按用途有地毯、炕毯、挂毯、祈祷毯等;按原料分有羊毛地毯、真丝地毯、黄麻地毯、化纤地毯等。
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《红丝毯》诗中有一句名句:“地知寒民欲暖,少衣为地衣”。据文献记载,从唐宋到明清,制作的地毯品种越来越多。制作的地毯常以棉、毛、麻、纸绳等为原料编织而成。我国生产的机织地毯采用强度极高的纱股作为经纱和地纬纱,将彩色粗毛纬纱按图案穿入经纱中形成绒头,再经过剪毛、刷毛等工序编织而成。 。其正面密布毛绒,质地坚牢,弹性好。 1966年,浙江兰溪出土棉毯。长2.51米,宽1.18米。其为平纹组织,两面起绒,平而厚实。经鉴定,所用材料为草棉纤维。这种棉毯是南宋时期织造的。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棉毯。可见当时的地毯编织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。